忠诚——记金竹山矿业公司最美“六种人”廖基志
本网通讯员 赵瑞英 谢根深
在金竹山这片热土上,有这样一个人,他坚守自己做人的标准和职业操守,做事兢兢业业,做人恪守厚道,对组织、对他人没有任何要求,得失不计较,荣辱皆不惊。他用自己最高尚的的品质,最朴实的情怀,最辛勤的劳动,一片丹心书写着对矿山的忠诚,为安全生产默默奉献,无怨无悔。他就是金竹山公司最美“六种人”、一平硐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廖基志。
面对矿山 他赤胆忠心
宝剑锋从磨砺出。1992年6月,廖基志从湘潭矿业学院毕业,来到了当时的涟邵矿务局斗笠山煤矿工作。他对自己要求,干工作就要干好,搞技术就要做到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他带着在大学里学到的书本知识,天天跟师傅下井,到当头、上工作面看地质变化;与工人师傅们一道支顶、架棚、扒煤。4年后,他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,成了斗笠山煤矿独当一面的地质技术员。
再选金竹山。正当廖基志踌躇满志的时候,2000年,斗笠山煤矿因为资源枯竭宣告破产。他又站到了事业选择的交叉路口,同事约他下海,同学约他走公务员之路,更有老板高薪聘请他,还有亲戚叫他入伙挖窑……但是,他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和调配,来到了金竹山公司一平硐煤矿,担任普通地质技术员工作,下井收集地质资料、处理地质问题、水文观测、做地质预测预报、编制台帐、报表、做地质图,虽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工作,但他样样都干,样样都做得一丝不苟。
是金子,在哪里都会发光。他又一次在新环境考验下得到了肯定,2004年,他在一平硐煤矿升任地质主管。同年5月,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参加了冷水江市安监局的招聘考试,他一考即中。面对矿井和公司的挽留,他又一次说服了家人,留在了金竹山。
坚守金竹山。随着煤炭市场的持续走红,当好多同行都纷纷走出国有煤矿,几年之内便成了百万、千万富翁的时候,他从来没有动过心。老同学和老朋友一拨又一拨地前来劝说,请他一起创业,他无动于衷;年薪百万、配车配房,也请不动他……当笔者问他的想法时,他说“其实,我也并不是什么伟人,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能耐,我只是想,是金竹山给了我事业的平台,我不能说走就走,要在这里一直干下去
面对技术 他追求卓越
面对地质十分复杂的一平硐煤矿,廖基志要管巷道布置、防治水、地质分析、采掘接替等技术管理工作,有时希望自己能有分身术,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学业、对技术的提升,他边工作边通过了函授班进修采矿本科学历。
“干技术工作,就要干精,要能为生产解决实际问题。”这是廖基志的人生追求。一平硐煤矿是百年老矿,随着开采的不断延伸,地质构造也越来越复杂,防突压力大,尤其是3·5煤合槽突出危险性大,为确保抽采可靠、采掘平衡,确保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,廖基志和他的生产技术团队深入现场,与抽采队施工作业人员一道打眼、施钻,掌握第一手资料,回到地面,看图纸、定方案,搞设计,常常是8点班下井,出井接着搞设计,做地质预测预报,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下井,一天下2次井的日子不少,没有双休日,也没有节假日。他潜心钻研一平硐3·5煤合槽的安全开采,撰写《一平硐煤矿3·5煤合槽研究》的论文,在2012年度涟邵矿区科技论文竞赛中获奖。
面对名利 他淡薄如水
甘当技术骨干。当年的同行有的当老板发了;有的当上了总工程师、矿长;还有好多75后,都后来居上了,可是,廖基志还是认认真真当生产科长,好多人都很佩服他的淡薄,更有人为他抱不平,他却淡然一笑,说:“其实,人活在世上,不可能每个人当官,否则,没人搞技术了。”他依然默默地做好每一张地质图纸,一心一意破解技术难题,编制生产计划报表,每月下井带班18天以上,并坚持三分之二的时间带早班和晚班,他说,早班、晚班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更加重要……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。
带徒乐其中。近年来,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来到了矿山,面对一个个师傅师傅叫个不停的小后生,廖基志总是做到在生活上像兄长一样地关心他们,技术上像严师一样引导他们,让他们尽快成长为岗位能手。2009年国庆后,大学生唐凤驰来到了一平硐煤矿,成了廖基志的徒弟,当时的人才楼尚未建好,廖基志便帮他提行李,带他找宿舍,详细介绍矿井的情况;传授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;指导技术工作的难点要点。现在,唐凤驰被聘任为生产科副科长,成了矿井最年轻的中层管理技术干部。
|